联系热线:17762034082

邮箱:grjck@grjck.cn

2D视觉引导技术:如何让工业机器人'看得准、抓得稳'?

分类: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:2025-04-21

引言

     在工业自动化领域,精准定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。2D视觉引导技术凭借其高性价比、快速部署等优势,成为许多企业实现自动化升级的首选方案。

     本文将以青岛某非标自动化设备厂商的实际案例,解析2D视觉如何帮助客户解决物料定位、抓取偏差等问题,实现高效稳定的自动化生产。


案例背景

某青岛本地自动化产线改造厂商在生产中遇到以下痛点:

  • 定位不准:人工上料或机械夹具定位偏差大,导致装配错位。

  • 效率低下:传统光电传感器无法适应多品种工件,换型调整耗时。

  • 成本压力:全流程3D视觉方案预算较高,客户希望优化投入。

客户需求:

  • 高精度引导机械手抓取/装配,误差≤0.2mm。

  • 兼容多型号工件,换型时间<3分钟。

  • 低成本,适合中小批量生产场景。

2D视觉解决方案

1. 系统组成

  • 工业相机:500万像素全局快门相机,确保图像无拖影。

  • 条形光源/同轴光源:针对不同材质(金属、塑料)优化打光方案。

  • 视觉算法软件:基于模板匹配、边缘检测等工具,实时计算工件位置和角度。

  • 机器人通信:通过Ethernet/IP或RS485与机械手联动,实现闭环控制。


2. 工作流程

  • 图像采集:相机拍摄输送带或料盘上的工件。

  • 特征识别:软件识别工件边缘、孔位或二维码,计算位置偏移(X/Y/θ)。

  • 坐标转换:将图像坐标转换为机器人坐标系,引导机械手精准抓取。

  • 结果反馈:记录检测数据,支持NG品剔除或报警。


















技术优势

  • 高精度

    • 重复定位精度达±0.1mm,满足绝大多数装配需求。

    • 支持多特征复合定位(如孔+边角),抗部分遮挡。

  • 高性价比

    • 成本仅为3D视觉的1/3~1/2,投资回报周期短。

    • 对算力要求低,普通工控机即可运行。

  • 柔性化

    • 通过软件预设模板,快速切换不同工件类型。

    • 可适配传送带、振动盘等多种上料方式。


实施效果

  • 精度提升:抓取成功率从70%提高到99.5%,装配错位问题基本消除。

  • 效率优化:换型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2分钟,支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。

  • 成本节约:方案总投入控制在5万元以内,6个月即收回成本。


典型应用场景

  • 电子行业:PCB板定位、元器件插件引导。

  • 家电装配:螺丝锁付、面板对位。

  • 物流分拣:包裹/箱体码垛位置校正。


2D vs 3D视觉如何选?

对比项2D视觉引导3D视觉引导
适用场景平面定位、特征识别三维抓取、曲面检测
精度±0.1mm级±0.05mm级
成本低(5~10万)较高(15~30万)
抗干扰性依赖光照条件可应对复杂表面

建议:若工件为规则二维特征且预算有限,2D视觉是更优选择;若需三维姿态检测或深孔测量,则需升级至3D方案。


结语

2D视觉引导技术以其成熟稳定、经济高效的特点,仍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"基石型"解决方案。对于青岛地区的设备商、产线改造厂商而言,合理运用2D视觉可显著提升竞争力,尤其适合来料分拣、精密装配等场景。

“用对的视觉技术,解决对的自动化问题”——这才是智能制造降本增效的核心逻辑。


如需评估2D视觉在您的产线中是否适用,欢迎获取免费技术咨询!


相关资讯
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
版权所有 青岛格润佳测控技术有限公司/3D视觉/机器视觉/视觉检测 鲁ICP备2023028317号 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: 浙兴网络